距博览会开幕
还有
展会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展会知识
一篇读懂(山西临汾违建名单)临汾处理违章的地方,
时间:2022-11-17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2021年7月20日,在向山西进行第二轮生态督察情况反馈时,针对山西国家自然保护地频频曝出违法开发破坏生态的严重问题,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再次严厉批评山西一些地方对自然保护地违法违规开发问题重视不够。而在山西洪洞,直到目前当地群众反映长达二十公里的汾河沿岸特别是在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沿线,私挖滥采等各类小散乱污企业长期侵占水域岸线、破坏涵养林带、污染地下水源,导致当地汾河上游沿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山西就已全面大力推行河长制,然而时至今日在洪洞汾河堤岸矗立的一面面河长公示牌,尽管与污染企业近在咫尺却已沦为视若罔闻的“花瓶摆设”。

“从白天到晚上一直挖个不停,整个汾河岸边到处挖得坑坑洼洼的,这么多年就从没人真正管过!2021年8月2日,在洪洞县堤村村汾河沿岸,记者看到一处占地百亩的大型非法砂场正在热火朝天进行洗选砂石,一台挖机正在来回向进料口内铲装砂石,大量洗砂废水流入场区开挖出来的长约百米的大型渗坑之内。当地村民反映,该处非法砂场隐藏在由当地元亨养鸡场、元圣种植场和元牧饲料加工有限公司三家涉农企业共同圈占的生产场区之内,打着养殖、种植、饲料加工的幌子长期大肆采挖河砂,尽管多次举报但是仍在非法生产!

根据调查,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先后成立的上述三家涉农企业注册资本合计高达三千万元,但在长达十多年中除了洪洞县元亨养鸡场以外的另外两家企业其实并未进行实质经营。查询显示,其中注册成立于2014年5月的洪洞县元亨养鸡场还是一家临汾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但是早在两年前经营场所就已由堤村村变更至师庄村。梳理发现,由于在当地多家私企中显示互为股东,资本关系彼此交织渗透的三家企业疑似拥有当地同一家族背景,被指涉嫌打着设施农业的幌子“化整为零”大肆圈占土地进行非法采砂。

实地察看,上述三家涉农项目建在紧邻汾河的堤岸西侧,四周全由高墙圈围的诺大场区总计占地高达三百余亩。除了长达将近百米的五座鸡舍之外,将近一半以上的场区到处露天散乱堆放着上万吨的砂石和粉砂。观察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砂场涵盖从采挖、破碎再到洗选的整个生产环节,由于长期采砂造成地下水倒灌形成多个长宽约四五十米的大型水塘,大量洗砂和洗煤产生的排土和煤泥正被回填到采坑之中。村民透露,砂场所占部分区域已经侵入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恢复重建区内,尽管长期明目张胆地大肆采挖砂石,但是当地监管部门从未进行查处。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12月,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并于2018年12月通过验收正式挂牌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在2020年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认定为 “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单位”,公园主体包括汾河洪洞全段,北起堤村乡杨洼庄村,南至甘亭镇天井村,涉及汾河河堤内的水体、河滩地和河流阶地等,共计规划设立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五大功能区,总面积达1295.01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36.52公顷,湿地率达80.04%,公园范围内汾河流程长达45.8千米。

2017年12月,国家林业局颁布《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国家湿地公园内禁止从事挖沙、采矿、开(围)垦、填埋或者排干湿地,以及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废弃物、垃圾等任何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项目和开发活动。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再次明确禁止在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域开采矿产资源。而在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公示的《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进一步地明确规定禁止在湿地公园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观控制区内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设置废弃物倾倒或填埋场地。

高空俯瞰,仅在堤村村长达一公里的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沿线,以砂场和煤场为主的小散乱污就有大大小小多达七八处。在堤村村的汾河岸边,一处占地二三十亩的煤泥晒场内数台车辆正将上千吨的粉煤露天倒在空地上,大量洗煤废水流入就地开挖的渗坑之内。在已关停的林泰昌利煤业公司,一台挖机正在就地采挖河砂,诺大的场区已被掘开巨大深坑,露天堆放着上万吨的砂石。在慧然建材有限公司北侧,一处占地十余亩的水洗砂场正在露天洗选砂石,洗砂废水流入就地开挖的大型渗坑。观察发现,正在非法生产的小散乱污均属无工商登记、无项目审批、无环评许可的“三无”企业,并且全都地处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区沿线,有的距离汾河堤岸最近竟然仅有数米。

2019年4月,为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汾河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重要指示,山西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进一步地明确提出:在汾河干流河道水岸线以外原则上不小于一百米、支流原则上不小于五十米,划定生态功能保护线,建设缓冲隔离防护林带和水源涵养林带,改变农防段种植结构,提高汾河流域河流自净能力。同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落实汾河流域治理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并对不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措施不力、未完成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据事实依纪依规进行追责问责。

然而如今走访看到,从堤村乡三交村到辛村乡马牧村长达将近二十公里的汾河干流湿地公园沿线和生态功能保护线内,各类小散乱污的“三无”企业比比皆是。在小河村,占地高达三四百亩的七八家非法散煤储场占据大片汾河防护林带,散乱堆放着上万吨的粉煤,整片场区污水横流煤泥遍地;在北石明村,占地将近百亩的五六家非法煤泥晒场和砂石堆场违规露天作业,侵占汾河沿岸大片水源涵养林带;在安定村,集中连片聚集着三四家砂石堆场和煤泥晒场,场区露天散乱堆放数千吨的煤泥和砂石。散布在汾河岸边的各类污染企业,大肆侵占作为汾河生态安全屏障的水源涵养林带,挤压汾河生态绿化空间,时刻威胁着汾河生态。

事实上,早在2017年4月,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山西就在全省开始全面推行河长制,明确提出设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针对性地采取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域岸线管护、河流生态补水、岩溶泉域保护等综合措施,实施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2019年5月,在省市两级河长制实施方案基础上,洪洞县出台《进一步深化河长制改革的工作方案》,创新性地提出构建“河长+河长助理+河警长+巡河员”的管护模式,以乡(镇)、村为单元进行网格化管理,推进建立水环境重大事项快速反应制度。然而尽管制度设计非常“骨干和丰满”,但是由于当地监管失守导致河长制最终流于形式,如今矗立在当地汾河沿岸的一块块异常醒目的河长公示牌竟然沦为面对污染熟视无睹的花瓶和摆设。

粗略统计,在洪洞境内长达三分之一的汾河沿岸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大大小小的采砂场、水洗砂场、砂石堆场、煤泥晒场和废弃厂矿垃圾堆场、以及非法私挖的小型鱼塘等竟有多达五六十处,数量之多令人震惊。各类小散乱污企业重点散布在当地汾河上游的堤村、赵城和辛村三个沿汾乡镇,其中又以堤村乡的小河村、北石明村、南石明村、堤村村和安定村五个沿汾村庄最为集中。一眼望去,汾河岸边散乱分布的各类污染企业,犹如烙印在汾河两岸青山绿水之间密密麻麻的“黑色瘢痕”,严重威胁汾河水质,污染沿岸地下水源,破坏汾河流域生态景观。

众所周知,誉为山西母亲河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 伴随着“十三五”期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山西连续打出黄河(汾河)流域生态治理组合拳。2017年3月至今,围绕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治理,山西先后出台《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和《汾河流域生态景观规划(2020-2035年)》等政策措施。一系列的围绕汾河治理的“顶层设计”的密集出台,扎实织密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长效机制,吹响山西汾河治理攻坚战的总攻令和冲锋号。

尽管如此,存在极其严重监管失守的情况之下,近年来当地监管部门还在汾河沿岸的水源涵养林带内顶风违规延续和批建数家污染企业。以南石明村为例,2020年10月,违反卫生防护距离规定,当地环保部门在村庄周边违规核准洪洞县德昌泰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机制砂建设项目。在未完成竣工验收的情况下,德昌泰建材违反环评擅自顶风露天洗选砂石和粉煤,同时侵占大片汾河水源涵养林带开挖渗坑进行违规排污,仅与农户一墙之隔的生产场区露天堆放上万吨的砂石和粉煤。由于丧失底线的任性审批,当地沿汾生态环境持续遭受巨大承压,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长期存在。

公开报道显示,围绕汾河生态治理,早在2012年4月,临汾就已启动作为山西第一批转型综改标杆项目的百里汾河生态治理修复工程,累计投入国家资金43.4亿元对沿汾6县(市、区)总长116.28公里的汾河河道及沿岸进行修固堤防、河道治理、生态绿化等。其中仅在洪洞,从2013年到2018年的六年时间,当地先后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累计高达1.4亿元三次进行大规模的汾河湿地保护和治理,实施恢复植被,营造护岸林带、封滩育草等绿化工程。然而短短数年时间,除了被当地群众称为“面子工程”的湿地公园城区河段之外,曾经国家投入巨资着力打造的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的汾河美景,如今再被当地上游沿岸延绵连片的污染企业“染黑变色”,着实令人唏嘘叹息。

不仅如此,近年来由于监管失守和任性审批,洪洞境内汾河干流两岸生态功能保护区周边的非法采砂和洗煤企业更是遍地开花。在堤村乡南石明村一带,散乱分布着七八家的洗砂和储煤企业,数万吨的粉煤和砂石侵占大片林地和农田;在赵城镇南堡村一带,集中连片的洗煤企业违反环评露天生产,场区堆放数十万吨粉煤和废弃矸石;在辛庄乡的马牧村一带,多家非法砂场公然侵占百亩耕地大肆毁田采砂,大片农田里面随处可见已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大型砂坑。异常混乱的矿产秩序,导致当地沿汾周边肆意私挖乱占林地耕地现象层出不穷,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观察发现,由于汾河沿岸向来属于村镇密集分布地带,涉嫌违规生产的小散乱污企业普遍违反卫生防护距离毗邻村民集中居住区域,严重侵扰周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在堤村村一带,小散乱污企业的重型车辆将数公里长的乡村道路碾压得坑坑洼洼,过往车辆扬尘不断;在崔家庄一带,由于挖砂造成地下水倒灌形成集中连片的黑臭水体,致使村庄周边蚊蝇滋生垃圾遍地脏乱不堪;在南堡村,众多洗煤企业违反环评露天生产,使得周边村庄经常笼罩在漫天煤尘之中,进出村庄的道路布满煤尘。近年来,违规排污引发的当地汾河沿岸各类村企矛盾尤其突出,有关环境污染的投诉举报层出不穷。

事实上,近年来针对不同领域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国家和山西先后开展数次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集中清理。“十三五’期间,国家七部门连续五年联合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涉及自然保护地的各类违法违规活动。 2020年1月山西再次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严令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规划布局要求的小散乱污企业,按照“两断三清”标准坚决取缔。2021年5月,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针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山西启动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旨在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但在当地监管部门的集体庇护之下,汾河沿岸各类小散乱污企业仍在我行我素违规生产,生态环境整治行动屡屡流于形式。

调查发现,洪洞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污染问题,其实只是洪洞乃至临汾当前环保现状的一个缩影,因为当地污染事件频出屡遭环保督查通报问责,近年来临汾频登国家环保风暴“差生”名单,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2018年5月,由于省属大型国企三维集团违规倾倒工业废渣废水直排汾河案件,山西洪洞再次被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并对涉嫌严重失职渎职的市县乡三级监管部门的五十名责任人实施严肃问责或采取留置措施。尽管如此,面对当前依旧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当地生态环境领域仍然一再演绎“阴奉阳违照单全收、避重就轻虚假整改,再到纵容包庇污染依旧”的治理闹剧。

今年是国家“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重要省份的山西,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和环境保护,实现美丽山西的高质量转型发展。然而,2021年7月19日生态环境部通报6月和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临汾再次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有环保人士坦言,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本出路或还在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只有敢于直面顽瘴痼疾坚决 “打伞破网”,才能真正还给广大群众的一条全流域河清岸绿的美丽汾水。(心平)

注明:本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WICEE 2024国际工程机械展 官方网站-中国西部成都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

版权所有:上海企升展览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1023001号-9